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少见的明君,以其英杰的治国才能和卓越的军事策略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赞誉。然而,在家庭事务上,他却显得异常糟糕,这导致他的许多儿子趋向反叛,给他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和伤痛。公元643年,即贞观十七年的某一天,李世民召集了他的心腹大臣长孙无忌、房玄龄等人,满怀愁思地说道:“我那个儿子们,真是忠心之薄,孝心全无,让我心灰意冷!”李世民说完,取出佩刀,竟然试图自尽。眼见这一幕,大臣们急忙上前将他摁住,强行夺下了他手中的刀。这一幕,直至今日仍让人心痛,李世民乃至于为谁继承帝位的事情烦恼至此,已经到了不惜自杀的地步。
李世民作为皇帝,共有十四个儿子,其中与皇后长孙氏所生的便有三个。作为太子的李承乾,因谋反而被李世民贬为庶人,最终因忧愤而病死;而李世民的嫡次子李泰在争夺太子之位失败后,被幽禁于暗室中,最终也难逃一死。吴王李恪原本是李世民最宠爱的一位王子,却因被人构陷而遭到冤杀。此外,李世民的第五子李佑因惊慌而选择了自杀,第八子李贞谋反未遂后则选择服毒自尽;而李世民的第十子李慎也被权势之人武则天所杀。令人痛心的是,李世民的十一子至十四子中,除了李治和李福二人存活外,竟有多达十二人相继遭遇非命,肆意地葬送在权力之争之中。
展开剩余64%在李世民自杀未遂的两个月前,他的第五子李佑在齐州混日子,游手好闲,毫无上进。当李世民试图借大臣权万纪的管教来约束他的懒散时,这种高压政策最终引发了李佑的极大愤怒。于是,在一次精心策划后,李佑甚至下令暗杀了自己的老师,彻底抛弃了对父亲的信任,决定反叛,意图攻入京城,推翻李世民的统治。随后,李世民了解到自己的儿子竟然反叛,心如刀绞地派兵镇压,不由泪流满面。
此时,李世民却浑然不觉,隔墙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太子李承乾,他也在暗中策划着一场叛乱。得知李佑的叛乱后,李承乾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计划,召集了手下密友,向他们宣誓血盟。他们设定的阴险计划是,派人向李世民谎称自己生病,待李世民前去东宫探望时,再出奇兵控制他,逼迫他退位,甚至密谋将其杀掉。
本以为这一阴谋会如他们所愿地秘密进行,却不曾想,意外的变故使得叛乱的计划早早夭折。李佑的叛乱被平息后,他被捉至长安,一名前叛将情不自禁地揭露了太子也有谋反的意图,李世民惊愕至极,立刻命人彻查,调查结果果然印证了李承乾内心的叛乱念头。
经过这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后,李世民终于剩下了两个儿子,李治与李福。身为父亲的李世民不得不在无奈之中,将平日里表现得较为懦弱的李治立为太子。此时的李世民心中不由得思索:这一切是否是天理昭彰的因果报应,自己当初逼迫父亲让位,最终也由自己的儿子来逼迫自己呢?这份复杂的情感将李世民的心情愈发沉重,让他在这权力的漩涡中,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与悲哀。
发布于:天津市富灯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